双节并至的喜庆,扑面而来,像一首色彩明快的无声交响乐,从街头巷尾的国旗红,到商场橱窗的月饼金,每一寸欢愉都充盈在空气中。
我的家乡,是一个不像这般多霓虹灯的、普普通通的盐场小镇。那里的中秋,过得简朴而郑重。记忆里,每到秋意微凉,母亲就开始张罗将自家小院收获的芝麻、花生做成简朴得月饼,那自家枝头打下的芝麻,先用铁锅里慢悠悠地翻炒,再将花生剥了红衣,用臼杵捣成饱满的碎粒,经过母亲调馅、和面,直到面团裹住馅料。进炉前,母亲总不忘用毛刷在那微微凸起的花纹上,薄薄地刷一层油,最后用一个木模子,那么轻轻一压,月饼的雏形便诞生了。我总爱静静地守在旁边,看着那一个个圆润的生胚被送入灶膛。渐渐地,一股香气扑鼻混合着坚果焦香与面团甜润的气息,丝丝缕缕地飘散出来,那香味,是扎实的,是温暖的,是带着母亲手温的味道。盐滩下的月光泛着幽光,父亲一个沉默寡言的盐场会计。每逢中秋夜,他总是一个人来到盐垛上,望着那片月下的盐田出神,他总对我说:“这片盐田啊,像不像是一块巨大的月饼。”当时我还不全懂这话里的意思。长大后,我才渐渐地明白,父亲这一代人,是将自己最好的年华、最滚烫的汗水,当做最珍贵的馅料,一点一点,把自己的青春奉献揉进了这片广阔无垠的盐田里。
今夜,月光依旧,远处的喧嚣渐渐平息,一切又重归宁静,我独自坐在窗前,任清辉洒落肩头。忽然觉得,人生或许就像是盐味一样,在甜与咸交融中,才让寻常日子有了悠长滋味。(张昕)
|